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经济日报:发挥以工代赈“助推器”作用!

经济日报:发挥以工代赈“助推器”作用

时间:2025-11-08 13:04:46 来源:活蹦活跳网 作者:手机 阅读:703次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召开的助推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以工代赈受益面大、经济带动效应强,日报能为群众特别是发挥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人群提供务工岗位,工代支持他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赈作进而拉动消费特别是助推器县域消费,是经济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要加大实施力度。日报

以工代赈是发挥以务工代替赈济,是工代指国家以实物折款或现金形式投入受赈济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当地群众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赈作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助推器一种扶持方式。现阶段,经济主要是日报挣现金形式,群众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当前,脱贫地区进入了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相衔接阶段,用好以工代赈项目有着积极作用。

其一,有利于防止返贫。实现脱贫之后,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横向比较,脱贫村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有的村子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有的村子则比较低,还有一些收入低的村子产业尚处在发展平台期,后续产业处于未获利的投入期。在这种情况下,以工代赈项目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帮助他们度过“空窗期”,防止因收入降低而返贫。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工代赈成为解决劳动力外出务工难、就近实现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其二,有利于补齐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对标乡村振兴目标要求,一些脱贫村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包括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以工代赈项目重点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包括乡村道路、人居环境整治等,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促进产业更好发展。

其三,有利于加强劳务组织。劳务产业与种植业、养殖业是脱贫地区发展主要依托的三大产业。在西部一些地区,劳务产业为农民提供了不少收入。以工代赈项目需要村里组织群众参与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群众参与度高,组织化程度高,不但能够完成以工代赈项目,还可能会以劳务公司的形式延伸到其他项目,承揽劳务业务,为农民持续带来收入。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还不够充分,应继续发挥以工代赈重要作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在确保质量安全等前提下,能用尽用以工代赈。同时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村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以工代赈不仅是解决群众困难的“及时雨”,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各地不但要宣传好以工代赈的意义,还要强化组织,帮助务工群众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激发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化妆)

相关内容
  • 高盛:维持中通快递
  • 海汽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座谈
  • 比特币跌破2.5万美元、以太坊跌超10% 矿工也要撑不住了
  • 外交部回应乌总统香会言论:台湾同乌克兰问题的根本性质完全不同
  • 蓝色起源获美国航天局34亿美元月球着陆器合同
  • IDC:2026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13.2%
  • 最新!唐山公布“雷霆风暴”专项行动举报方式,为举报人真实姓名等保密!
  • 癌症史新突破!美国16名患者仅用药半年肿瘤全部消失
推荐内容
  • 京玖康疗(00648.HK)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1.2亿港元 同比增长18.41%
  • 中澳两国防长3年来首次会晤,外交部:望双方相向而行
  • 拿地超500亿冲到行业第一,央企“中建系”多平台出击拿地搞开发惹争议
  • 北京中关村银行被罚50万,个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 债务上限谈判无果而终 谈判代表拟周六再次会面
  • 新希望:5月肥猪销售均重在1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