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都市圈空间该有多大!
当前位置:首页 > 博客 > 都市圈空间该有多大 正文

都市圈空间该有多大

时间:2025-11-08 12:53:07 来源:活蹦活跳网 作者:光伏 阅读:425次

炒股就看,都市权威,圈空专业,间该及时,有多全面,都市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圈空

转自:经济日报

近来,间该多个地方出台或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有多日前,都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圈空指出我国都市圈发展总体还处在初级阶段,间该应科学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有多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都市防止盲目扩张规模。圈空那么,间该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应如何科学确定,该有多大?这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或许有人会问,“1小时通勤圈”是从某大城市的市中心开始计算,还是从城市的行政或地理边界算起?通勤又用哪种交通方式来衡量?诸如此类问题,可以从学术与政策等角度细化,如果仅是机械地强调都市圈具体的空间范围是1万或者2万平方公里,反而不符合各都市圈存在差异性的实际状况,既不科学也难以实现。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在研究都市圈空间范围时,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都市圈太大或太小,会产生什么影响?假如盲目扩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可能会在投资建设中出现浪费情况。比如,一条轨道向周边小城市铺过去,若没有足够的客流量和产业活动,那么轨道交通的投资效率就相对偏低。但也要避免都市圈失之于小,避免各类资源过度集聚在大城市核心城区范围,使大城市吃不了、小城市吃不着。这两种情况均可能影响都市圈的活力提升,不利于强化区域竞争力。

二是都市圈大小受哪些要素影响?应着重分析两个“带动力”,既要看中心城市对都市圈的带动力,也要看都市圈对更大区域的带动力。更进一步,既要评估这两种带动力的客观大小,也要依据国家和省市对整个都市圈作用的规划与预期。较为理想的状态是,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和城市群,进而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具体到空间形态上,有的超大型都市圈可能由若干个小型都市圈联合组成;有的都市圈内部有主中心、副中心,有轴带联结,还有多点支撑,形成网络化空间格局。也就是说,对都市圈不能简单比大小、论个头。

三是哪些主体影响决定都市圈的大小?一般而言,政府、规划专家、企业、城乡居民等主体,都有发言权。政府和规划专家等是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品人”,而企业、城乡居民等主体是否认可这个圈子,是否感受到都市圈发展带来的好处,是否能持续累积各类要素等,也颇为重要。归根到底,都市圈发展需要形成合力。有关部门在研究编制规划时,应充分调查研究,汲取汇集各方意见,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等趋势。

四是怎样促进都市圈成长壮大?应在明确都市圈规划之后,重视内涵式培育发展,聚焦产业、交通、市场、生态、民生等方面,将都市圈做实做强做优。在产业协同方面,促进城市间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在交通联结方面,重点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促进资源要素高效自由流动;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重点建设有机连通的生态网络;在民生改善方面,推动公共服务互利共惠,深化政务服务联通互认。

(作者系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餐饮)

相关内容
  • 中远海运国际(00517)5月19日斥资53.4万港元回购20万股
  • 华领医药首款产品获批上市,但它的临床数据曾致股价暴跌
  • 京张高铁跑出加速度,京津冀协同添新动力
  • 美FTC罕见修改反垄断诉状 继续阻止Meta收购VR软件厂商
  • 突然变香了!iPhone14跌至新低价,苹果A15+256GB+1200万+IP68
  • “黑色星期五”!股债双杀又来了!芯片巨头“爆雷”:一夜暴跌14%!
  • 绿城集团1-9月总合同销售额1968亿,代建项目占比约28%
  • 央行8日开展1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标利率2.00%
推荐内容
  • 盛天网络(300494.SZ):公司目前账上现金超10亿元  积极关注投资和并购机会
  • 欧盟非正式领导人峰会闭幕
  • 牛新春:“欧佩克+”减产,美沙日益同床异梦
  • 海南椰岛鹿龟酒抽检不合格 公司回应:正与监管部门沟通
  • 患癌母亲向儿子告知病情 “高考大于亲人”该破除了
  • 行业剧烈震荡 三部门约谈部分光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