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房贷创新重在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房贷创新重在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时间:2025-11-08 13:17:37 来源:活蹦活跳网 作者:篮球 阅读:410次

炒股就看,证券重权威,时报专业,头版及时,评论全面,房贷费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创新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近期各式房贷“登场”,掘消既有父母子女共同偿还的潜需求“百岁贷”“接力贷”,也有男女朋友互帮互助的证券重“连心贷”。这些信贷产品设计初衷是时报降低借款门槛,促进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头版本意虽无可厚非,评论但如果考虑到风险和实用性,房贷费创“新”实难让人眼前一亮。创新

当前引发热议的掘消“接力贷”和“连心贷”,共同特征是引入多个共同还款方,增加还款能力并共担风险,从而降低借款门槛。

“接力贷”主要体现为通过引入子女作为共同还款人,降低了父母办理购房贷款时的年龄限制门槛。例如,不少银行要求,购房者办理贷款时需同时满足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和还款人最后还清贷款时年龄不超过70岁的条件。若购房者申请贷款时年龄超过40岁,那么这位购房者的最长可贷款年限将不足30年,此时引入子女进行年龄“接力”,则可补足30年的最长贷款期限。这也是所谓“百岁贷”的逻辑所在。极限条件下,父母70岁时申请贷款,子女“接力”还贷30年,本质上贷款年限并没有延长,只是以父母名义申请,得出“百岁”的噱头。

“连心贷”也是同理,男女双方共同申请贷款,或一方申请贷款,另一方作为连带担保人,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这弥补了男女任意一方还款能力的不足,从而降低了购房者申请住房贷款的门槛。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运用特色金融产品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鼓励大件商品消费,不失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但如果仅仅是像“百岁贷”海报那样,将数字简单相加给出看似优惠的营销噱头,却前脚刚上线后脚就下架,形大于实;或炒作原本就受众不多、不实用且违约概率大的产品,不仅让降低借款门槛虚有其表,还会损害商业银行公共形象,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无益。

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前提下,房地产市场参与各方应从切实解决购房者需求痛点的角度出发,实现产品真正创新,而非简单地炒作概念博眼球,方能共同构建房地产供给、需求两方有效匹配的良性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铝业)

相关内容
  • 五月天演唱会“黄牛票”价格狂跌,粉丝胜了?
  • 旗下企业在波兰被罚 国投中鲁称考虑上诉
  • 史上最严防水新规下月实施!约80%增量空间,市场扩容达1500亿,这些头部公司最受益
  • 百亿私募华软资本遭九牧王起诉 被指拖欠5500万元转让款
  • 匈奴人是现在的什么人__古代匈奴是现在什么地方?
  • 印度2月平均最高温破纪录 小麦产量或受影响
  • 从《易经》《诗经》找灵感 基金公司起名更名门道多
  • 中信资本董事长:中国已具备将商业不动产纳入REITs的条件
推荐内容
  • NASA:一宽200米小行星以时速8.2万公里速度靠近,本月24日距地球最近
  • 伦镍风波一年后仍在发酵,LME遭英国监管机构执法调查
  • 动作不断!外商独资公募新推多只产品,扎堆布局这类资产
  • 石油股涨幅居前 昆仑能源涨近5%中石化涨近4%
  • 武汉有多少大学排名一览表—武汉有多少大学?
  • 大发地产前两个月实现累计合同销售额约7.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