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我国自主研发的大丝束碳纤维在沪投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自主研发的大丝束碳纤维在沪投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时间:2025-11-08 18:09:42 来源:活蹦活跳网 作者:博客 阅读:914次

我国自主研发的国自大丝束碳纤维在沪投产问世。 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10月13日,主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获悉,大丝到国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于10月10日在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束碳并生产出合格产品,沪投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产质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量达

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际先进水工业试生产、国自产业化,主研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大丝到国一举破除我国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受制于人的束碳被动局面,真正实现自主可控。沪投

在碳纤维行业内,产质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量达称为大丝束碳纤维。该条48K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可实现规模化、高品质生产。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PAN (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碳纤维技术,分两个阶段实施,计划于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共达到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

大丝束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

大丝束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此外,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还可以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大丝束碳纤维应用场景广泛,如风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长期以来,中国的碳纤维发展主要是在小丝束碳纤维方面实现了突破,但是由于小丝束碳纤维成本高,影响了下游企业应用碳纤维的积极性。碳纤维国产化使得碳纤维在新能源等下游市场应用逐渐爆发,有力助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产业结构调整。

大丝束碳纤维

中国石化碳纤维专家、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为了让大丝束碳纤维真正拥有“中国技术”,上海石化从装备到工艺,为大丝束量身定制了专用生产线,如根据大丝束的要求自行设计氧化炉、碳化炉,不仅成功掌握了控制温度场的关键核心技术,而且配置了节能型设计,可实现能源综合利用,这在国内外装备也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中国石化集中各种资源,奋力攻克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顶层设计,大兵团组织上海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国内知名设备制造企业等,并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技术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碳纤维实现了从12K到48K的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研发生产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51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46项,专利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在“十四五”末,中国石化将在多种工艺流程实现通用级、大丝束、小丝束、高性能等产品方面全面突破,进行总体布局,满足国家各个领域的需求,为引领和推动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电力水务)

相关内容
  • 手游推荐平台——有什么好玩的手游推荐
  • 基金抄底港股 腾讯重登第一重仓股宝座
  • “美联储传声筒”剧透:美联储将重点关注加息的滞后性
  • 多地发布支持政策 今年新能源汽车高增长有望延续
  • 华为再招“天才少年”,将提供5倍以上薪酬
  • 步步高集团卖核心上市子公司 被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 谋求公募牌照 券商资管加速转型
  • 打响反击战!欧盟将放宽对税收抵免限制,应对美国绿色补贴法案
推荐内容
  • 罗普特(688619.SH)拟斥3000万元至6000万元实施回购 回购价不超28元/股
  • 本科生医护领域就业比例上升4.2%
  • 博时基金曾豪:2023年A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关注科技成长、大消费和顺周期
  • 股海导航 1月31日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天亿马(301178.SZ):拟不超过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 IMF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全球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