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清清山泉水(上)!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清清山泉水(上) 正文

清清山泉水(上)

时间:2025-11-08 13:13:46 来源:活蹦活跳网 作者:纺织皮革 阅读:267次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

邓立佳

时隔六年,清清单志农到底又踏上了后龙山的山泉水上山路。六年来,清清从大学到单位,山泉水上从北京到家乡,清清他的山泉水上心就像负荷着沉重的包袱一样,放不下,清清沉不落。山泉水上几回回梦里爬上后龙山,清清像儿时一样在山里摘野果,山泉水上采野菜,清清掏鸟窝,山泉水上取鸟蛋,清清她的山泉水上音容笑貌总是在伴随着他,可以说是清清无处不在。当时髦的姑娘娇滴滴地对他说“我爱你”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朴实、纯洁的她;当才情并茂的女同学在信的结尾写一个大大的“吻”字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含蓄、亲切的她;当城里骄傲的公主为了挽回失去的“尊严”而骂他“乡巴佬”的时候,他想到的还是真诚、善良的她……

后龙山,对于他来说曾是那样充满诗意,充满快乐和故事。参天的古树,婉转的百鸟,还有取之不尽的山珍。这个儿时的乐园到哪里去了呢?如今山上换了一番模样:一丛丛新长出来的油茶树刚刚覆盖了山坡上的黄土,山脚下是一片片黄灿灿的麦子,秋天把大山的一切都染成了成熟的颜色。

爬上山坳的顶上,这里是一块草坪,坪里长满了马鞭茎,像铺盖了一层厚厚的地毯。那时候,他们把牛放在两边的大山上,然后就在这个坪里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踢田”、下“五子飞”等等,这些单志农样样都学会了。有时候,他们在草坪里练武术,像杨子荣一样“飞打飞杀”,累了的时候,大自然奉献给他们最好的美味,如三月泡、八月瓜等等。特别是侧边的大柏树下有一股清清的山泉,泉水四季不断,清澈见底。再没有什么比山顶上的泉水更美的了,什么汽水,什么冰淇淋全在这里不值分文。

那时候,山的另一面是一片大荒地,地里长满了又嫩又肥的野葱。常言道:家葱没有野葱香,这话一点也不假。野葱炒鸡蛋,香味是妙不可言的。山里人常常用这种东西奖励听话、勤快的孩子。因此,单志农小时候常与小伙伴去山里扯野葱。

扯野葱是不可以都到同一个地方去的,往往是两个、三个人结队而行。与单志农结队的常常是她,单志农称她为泉妹。泉妹实际上比他大几个月,住在山的另一边,与单志农共后龙山,两个院子一北一南,一条小径相通,就像一个汉子用腰带背着一前一后两个包袱一样。他们约好队,只要有一个爬到山坳上喊一声,另一个就会立即从院子里钻出来。

那天下午,志农和泉妹扯了不少的野葱,他们十分欢快地拿到山坳的泉水里去洗。

“笼笼,你敢到这个地方来吗?”泉妹喊志农叫笼笼,她站在井边的一个石头上。

“那有什么不敢的?你走开,我来。”志农从小就不示弱,何况是在一个妹子家面前。

“哎,你别来,你别来。”泉妹正对着井水的方向站着,向身后的单志农摆摆手。然后,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对着井水发呆,渐渐地还露出了笑容,并且把额头上的头发撩了上去。哦,她正照着自己的影子呢!

真的,井水清澈极了,像一块大镜子一样。泉妹的影子照在里面清清楚楚。这个像花一样的小女孩,不知是吃多了山里的野果子,还是喝多了这井里的山泉水,长得真是水灵灵的。那娇嫩的小脸蛋,好像成熟了的水蜜桃一样,细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有着山里孩子特有的秀气。泉妹自己照了好一会儿,像早晨梳头那样摆弄了几下头发。尔后,她好像意识到一个妹子家这样被男孩子看着不好意思,转过头来冲单志农笑起来,带着几分娇态,嘴角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

单志农不知道为什么脸红了,他的眼光立即从她的脸上调开了。

泉妹认真地洗起葱来。很快,她又反过来对志农说:“把你的葱也递过来吧,我帮你洗。”

志农确实是一个偷懒的角色,巴不得这样了,说:“好,你来接。”

志农坐在对面,一边看小人书一边把葱递过去。

“伸长点。”

志农踮起脚递过去。

“再伸长点。”泉妹踮起脚去接,手指头挑动着,但还是够不上。

“再……”嗵的一声,再字还没说完,泉妹就掉进井里了!

这井虽然不大,但大人为了挑水方便,淘出来一个很深的水潭,泉妹掉在水里,刚好平了她的鼻子。她在水里慌乱地扑打着双手。怎么办?

志农开始是一惊,但迟疑了不过几秒钟,不知是一股什么力量使这个不到六岁的小男孩,坚决地跳下去抱起了泉妹。他踩在一块石头上,咬着牙用力把泉妹往井边推,但不管他如何用力也没有办法把泉妹抱上岸。泉妹已经完全慌了手脚,一个劲儿在井边乱抓乱爬,可井边的草才割过,她什么也抓不住。就这样,志农只好顶住她稳在那里,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得。

直到他们的喊声震动了山两边的大人,才把他们两个拉了上来。

两家的大人围着全身湿透的志农,一个劲地夸奖,特别是泉妹的奶奶拄着一根弯弯的拐杖来到志农的面前,摸着志农的小脑袋噙着眼泪一遍遍说:“好孩子,我的心肝,我的宝贝……”

志农做了这样一件事,就像立了汗马功劳一样,到处听到有人夸奖他,说他怎么的思想好,比戴碧蓉还好,说他怎么的勇敢,比杨子荣还行,等等。志农自己倒不认为怎么样,他看到人们那动情的赞扬劲儿,转着两颗聪颖的眼珠子一声不吭。他想,说自己勇敢,那倒是真的,我才不怕呢!虽然还认不得多少字,但从小人书里面知道了不少解放军的故事,在孩子的心目中解放军是最勇敢的。至于说他思想好,他也不知道。不过,当时促使他毫不犹豫跳下去的动机不是别的,而是他觉得泉妹太漂亮了、太美了!他容不得这个漂亮的伙伴有任何损伤。

这年冬天,他们上学了。泉妹和志农坐到了一桌,他们上课在一起,下课也在一起。泉妹的奶奶和妈妈见到他们亲密的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有时拄拐杖的奶奶还对志农的妈妈说几句他们听不懂的话。

泉妹就是可爱,她不仅聪明、勤快,更重要的是她是那样美丽,那样待人亲切。她在志农的心目中简直就是一切,就连在家里顽皮挨了打的时候,他也在想,这叫泉妹看到该有多么没出息啊!于是,他会突然停住哭声,抽泣几声长的便又背书去了。叫他最高兴和最惬意的是他和泉妹的成绩都是全班最好的。他们常常是想到一块,说到一块,做到一块。老师提问别人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往往是他们两个同时举起手来,不约而同地用同一句话来回答,再没有比这更默契的了。

后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上初中那一年,泉妹的娘突然得癌症死了,扔下了她与一个才四岁的弟弟天天。这给她一家带来极大的不幸,特别是泉妹的奶奶,常常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说媳妇的贤惠,说不该对媳妇不关心,说在外面工作的儿子没把媳妇看重。十几年来,媳妇在家里忙里忙外,勤勤恳恳,又当爹又当妈,风里来雨里去,哪样的苦没吃过?可从没有一句怨言。丈夫一年才回来两三次,像对待做客的一样款待,对上尊重、孝顺,对下慈爱、怜悯,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媳妇了。

尔后,儿子又续弦了,媳妇才死了半年就又讨了一个城市户口的女人。这女人没有工作,在家住了一年,整天娇滴滴的,什么也干不了,对做娘的再也没有前一个媳妇好了,时不时嘟着两块薄薄的嘴唇嫌这嫌那,对泉妹他们也没有一个好脸色,常常是又打又骂。想到这些,老人更是伤心,后来只要是天晴就翻过山到这边来跟志农的妈聊天,说前媳妇的好,讲后媳妇的差。后来渐渐地怪起自己来,说她不该让儿子读书读出身,就这么一个独生子,她一个人把他拉扯大,想不到一解放就招了工,没有留在她身边。更可恼的是,儿子居然讨了一个没良心的后老婆。说来说去,她叹道:“还是在家里的好,当初就不该叫他去读书的。”

后来,婆媳之间实在无法和好,儿子就把妻子接到城里去了,由于安不下户口,泉妹和弟弟仍然在家跟奶奶过日子。这样倒好,奶奶的心情还好一些,她便把一切寄托于孙女泉妹身上了。她指望泉妹能够争气,今后能找一个适当的孙女婿,或者干脆招一个勤劳老实的小伙子上门,这样就不至于像儿子一样远在外面管不了家里。

泉妹没有叫奶奶失望,不仅人长得百里挑一,而且能干、温顺在远近也是数一数二。十三岁就出集体工,生产队、家里,忙这忙那,粗工细活,样样都会,待人做事全部学到了她娘的。

当别人在老人面前夸奖泉妹时,老人家打心眼里高兴,儿媳的死在她心里留下的哀伤渐渐淡忘了,只有对儿子的怨怪和对自己的后悔却有增无减。

老奶奶是经常到志农家里来的,对救了自己孙女的志农特别溺爱,常常带些好吃的东西给志农。后来志农长大了,成了十四五岁的大男人了,她便常常慈祥地看着他眯着眼睛笑。见了面就说:“这孩子能聪、志伟,只是要学着做些事,挖土、砍柴什么的,千万不要学你山爹的样啊。”

山爹就是泉妹的爸爸。山爹别的怎么样,志农不知道,但是,就凭他每年回来那说话有条有理、抑扬顿挫的气派志农还是很崇拜的。至于挖土砍柴,他认为他不是不会做,而是认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不愿像父辈们一样日出而出、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

志农在家里排行老三,哥哥与姐姐都是十分勤快的,可就是常常怨志农,说他好吃懒做,天天守着一本书就有吃了,会成为“大书虫”的。

“妈,志农是您的宝贝?同他一样大的人都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了!”哥哥这样说。

“妈,志农生出来就是吃现的?明天去黄桥铺担萝卜,我不去了,他去不得?”姐姐这样说。

娘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志农面前,抽出他的书扔在桌子上,说:“志农,你也真是的,连柴也不去砍了吗?”娘心里确实特别疼爱志农这孩子,这孩子聪明、好学,成绩特别好,给她添了多少光彩,但在这个劳动人民的家庭里面也不能太懒了。

志农站起来,懵懵懂懂的,眼看着被妈妈扔在桌子上的书,脑袋里仍在想书上的事情。

“唉,孩子,听话,你蛮狠的呢,崽崽。”志农的奶奶走到志农的面前哄着他说。

“哼!崽崽崽崽,还小得很是吗?”姐姐学着奶奶的口气讽刺道。

志农抬头看了姐姐一眼,赌气说:“哼,有什么了不起是吗?我明天就去黄桥铺!”

志农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他容不得别人看不起他,他从来也不是胀气,而是争气,如果有谁说他不行的话,他偏要做个样子出来,哪怕那事情他确实做不好,他也要去试一试。还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因为贪玩挨了打,跑出去了,父母到处找他找不到,正当大家很着急的时候,他却背了一捆柴回来了,叫父母又惊又喜,抱着他左一声“心肝”右一声“宝贝”地喊。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邓立佳,湖南省武冈市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在乡村中学教过书,市委党校任过教,省委机关从事过理论宣传和政策研究工作,长期在市县和省直机关从事过领导工作。在从政之前发表过小说、散文、理论文章数十种,单独或与人合作出版过政治、经济、旅游方面的著作。工作之余,发表过散文、诗词多篇。本文于1984年8月创作于武冈栗山书屋。

(责任编辑:星座运势)

相关内容
  • 中远海运国际(00517)5月19日斥资53.4万港元回购20万股
  • A股股权融资总额连续四年同比正增长  年内IPO融资额达3270亿元
  • 德云社,又开除一个
  • 两部门发文 “奖补结合”支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 地铁商场门口扫码送“大鹅”?多人陷刷单陷阱共被骗20余万元
  • 顺丰控股预计上半年净利增超2倍,二季度同比下降一至两成
  • 好好学习,去做“农民”
  •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
推荐内容
  • 沈阳高校招聘.沈阳的所有大学
  • 多家旅游上市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亏损预告 券商:看好下半年
  • MiniLED进入“起量元年”,小米集团电视部总经理潘俊:要守好品质底线
  • 推特出现大范围宕机 官方暂未就此发表声明
  • afp证书编号查询(afp是什么证书有用吗)
  •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