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最长交期达52周!海外大厂MCU芯片持续紧俏 国内这些上市公司产品或将加速导入!

最长交期达52周!海外大厂MCU芯片持续紧俏 国内这些上市公司产品或将加速导入

时间:2025-11-08 12:53:00 来源:活蹦活跳网 作者:设计培训 阅读:519次

炒股就看,最长权威,交期将加专业,达周大厂及时,海外全面,芯续紧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片持品或

MCU板块周五表现强势,俏国20cm涨停,内上、市公司产速导涨超10%,最长涨停,交期将加、达周大厂、海外和均涨超8%。芯续紧其中,片持品或国芯科技4月底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达121%。

德邦证券分析师陈海进等8月4日(周四)发布的研报中指出,3季度,海外主流厂商如ST、瑞萨、NXP等大厂MCU产品持续紧俏,交期继续延长,且普遍呈现涨价态势。在统计的14款产品中,交期趋势延长的有13款,6款产品处于持续紧缺状态,5款产品最长交期达52周。价格方面,14款产品中,价格趋势延续涨势的有9款。

MCU即单片微型计算机,通过将CPU、存储、外围功能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级计算机。MCU下游应用广泛,主要覆盖六大下游市场。按照处理器的位数划分,MCU可分为4位、8位、16位和32位,位数越高,处理能力越强,支持的存储空间越大,外设接口也越多,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

据ICInsights数据,2021年MCU销售额同比增长23%,全球市场规模提升至196亿美元。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仍将保持10%的同比增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5亿美金。

汽车团队7月12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当前国内汽车芯片进口率高达95%,而中国汽车是车规级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基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提升的背景给出的乐观预期下,中国2022年-2025年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分别为33.63、37.53、41.66、45.93亿美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2%。

根据ICInsights最新数据,全球市场而言,汽车电子是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达到33%。方正证券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三化”进程不断加速,车规级MCU是一类具有广泛运用场景的车载芯片,市场前景广阔。

平安证券分析师付强等8月3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MCU芯片的国产自给率偏低,且国内大部分厂商的MCU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和家电等中低端领域,汽车、工业等高端领域下游大量需求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陈海进指出,目前海外主流厂商MCU产品交货继续保持紧俏,汽车MCU更加紧张,预计海外主流厂商的紧张状态将加速该领域本土厂商产品导入。

分析师黄乐平等7月20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自2H20以来缺芯导致MCU供不应求,ST、瑞萨、微芯等海外厂商在21年纷纷上调原厂价格,国内厂商跟涨,而渠道端成为实际供需错配的放大器。21年全年国内MCU厂商量价齐升。其中,、、芯海科技MCU业务营收分别实现225%/193%/184%同比增长;毛利率同样提升显著,中微半导、兆易创新、毛利率分别达68.94%/66.36%/61.16%。

估值压力却不容小觑。黄乐平选取国内10家MCU公司作为代表,21年其按市值加权的PE均值为53倍,显著超过海外厂商29倍的21年PE.2022年行业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以及上游成本挤压,增速下滑,平均22年一致性预期PE值回落到35倍,海外厂商PE为10倍。

此外,方正证券亦指出,消费疲软,汽车销量增速减弱,整车需求量不及预期,MCU需求量放缓。此外,汽车E/E架构技术发展,自动驾驶L3及以上落地速度超预期,自动驾驶相关功能MCU被边缘化,需求力下降。

(责任编辑:在职研究生)

相关内容
  • 2022粤港澳湾创节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
  • 北京朝阳:24日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又发现3例核酸阳性人员
  • 巴西前教育部长机场拆枪走火 误伤航空公司员工
  • 西部证券:首予友邦保险买入评级 目标价99.32港元
  • 财经早报:机构近一月“扫货式”调研 全球首个5G异网漫游试商用
  • 昨晚,北京人的朋友圈→
  • 证监会重磅发声!大力推进权益类基金发展、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 上海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推荐内容
  • 华为再招“天才少年”,将提供5倍以上薪酬
  • 快狗打车去年亏损扩大至8.73亿元,抽佣率大幅下降
  • 淘宝推出潮流家居平台“屋颜”,“美团直播助手”App上线,加码直播带货,抖音测试“听视频”功能
  • 流浪狗被领养后疑惨遭虐待,网友:送去时还活泼乱跳
  • 通胀阴霾难除!英国央行行长:有必要货币政策还会再收紧
  • 东方雨虹工匠:王巍——择一事,从一生